- 上一篇:無醛加長膠合板產能略微下降
- 下一篇: 康貝德 | 檢驗板材好壞的4個標準。
膠合板的生產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首次利用手工鋸切將貴重木材制造成小薄片(現在所謂的單板),然后用合適的磨料(如浮石)磨光,與具有藝術價值的金屬薄片或象牙之類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用于制造國王和王族所用的高級家具。
之后,單板制造技術不斷發展,1812年法國獲得了第一個單板鋸機專利,1818年世界上出現了第一臺旋切機,這一發明使單板能批量生產。19世紀中葉,第一個單板制造工廠在德國誕生,使膠合板的工業化生產成為可能。
我國的膠合板工業起步于20世紀初期。1920年德國專家在天津建成了我國第一條膠合板生產線。自此以后,我國的膠合板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從我國膠合板發展歷程和生產來看,大致經歷了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0~1957年為啟蒙階段,這期間膠合板生產使用的膠黏劑為動植物蛋白膠,主要是血膠、豆膠,使用動植物蛋白膠生產的膠合板優點是環保、產品無毒無害,最大的問題是耐水性差,膠合強度低。這期間膠合板的發展速度很慢,產量大約只有3.5萬m3。
第二階段:1957~1980年為緩慢增長階段,年產量從3.5萬m'增加到32.9萬m3,年均增長超過1萬m3,該時期膠合板工業的發展得益于化工工業的發展和合成樹脂的誕生。
第三階段:1980~1993年為波動增長階段,年產量從32.9萬m3增加到212萬m3,年均增長超過14萬m1。該時期的膠合板工業發展,得益于加工技術的發展和加工機械的革新,以及計算機輔助控制技術和激光定芯技術等在膠合板生產中的應用。
第四階段:1993-2003年為飛速發展階段,年產量從212萬m增加到2102萬m1,年均增長近200萬m'。該時期的膠合板工業發展,主要得益于市場的巨大需求和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工業進行的結構性調整,勞動密集型的膠合板產業快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國成了理想的膠合板生產地。這期間許多歐美膠合板進口商在進口中國膠合板業務中取得巨大利益。
第五階段:2004~2008年為平穩發展階段,該階段我國膠合板工業早的本熱量變化不大,國內外市場趨于平穩,雖然進口大徑材日趨枯竭,但國內人工林小徑材取代進口大徑材,小型加工設備取代了大型加工機械和進口成套設備,市場分工呈現多元化并日趨合理。
第六階段:2009至今為理性發展階段,膠合板產業主要特征表現為:一是產品質量有所提升,特別是美國推出CARB認證以后,以自制脲醛樹脂膠生產的小型膠合板企業生存艱難,它們或者采用低醛環保膠黏劑,或者采購市場上大品牌高檔環保膠黏劑來維持生產;二是產業分工更趨市場化,具體表現是單板旋切工序和膠合成板工序分開,旋切工序更靠近原材料基地,膠合成板工序更靠近市場;三是地板基材用膠合材,直接帶動膠合板產業的發展;四是由于國內裝飾裝修行業的帶動,一大批小型膠合板量驟增,受多層實木復合地板行業發展的影響,特別是南方速生桉樹單板用于地板基板企業改為生產細木工板,它們進入市場方便,不受國家生產許可證直接管理;五是部分技術裝備稍好的企業,將普通膠合板生產改為非結構單板層積材生產,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家具、木質門行業框架材料生產的需求。
品牌“康貝德”,代表綠色、競爭、健康、活力。先后通過美國NAF無醛認證、歐洲的FSC認證、十環認證、綠林無醛認證、阻燃認證、等八項認證。年產量超500萬張,專業生產高檔家具板、無醛板、無醛阻燃板、定向結構板等十余種300多個品類板材,產品工藝為全烘干、全機拼,規格多,可接受定制生產。
截至目前,康貝德在全國一二線城市設立百萬級以上代理商和體驗店100多家,設立1000萬級以上代理商和體驗店30多家;已與恒大、萬科、廣田、眾金、上海建工、綠地、亞廈、星河灣、金鳳凰等42家國內高知名度的集團公司建立戰略供貨;與歐派、夢天、楷模、亞振、圖森、萬家園、青島一木、王牌門業、顧家門業等187家固裝公司、工程公司以及門廠建立長期聯盟合作關系,并成功完成配套工程1000多例!